上世纪五十年代三次进京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,八十年代出访意大利,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,2011年入选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——这是甘肃环县道情皮影的独特魅力。
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,由甘肃省环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、环县博物馆主办,浙江海洋大学图书馆承办的“裁云镂月戏影人生——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展”,将于2025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在定海校区图书馆举办。180余件清代至当代的精品皮影原件、影窗、戏箱等国家级非遗将首次与海大师生见面。
为更好地保护文物级展品,该艺术展将于每日9:00—11:00、14:00—16:00两个时段开放。欢迎全校师生日影月华之际,共赴一场光影之约。




环县皮影介绍
环县皮影属北方重雕簇造型体系,一般选用上好的牛皮刻制,忌用驴皮或羊皮制作。通过广泛吸收剪纸、绘画、雕刻、画像石等艺术手段,逐渐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雕刻风格。其造型设计独具匠心,雕刻工艺精湛,尤重工艺变化和图案装饰,色彩淡雅柔和,格韵清新雅致,极具大西北老百姓质朴、豪放的审美情趣。
上世纪五十年代,独具地方特色的环县道情皮影戏三次进京,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,并最终发展为甘肃省唯一地方剧种——陇剧。八十年代环县道情皮影戏出访意大利,受到国外友人的高度赞赏,被誉为“东方魔术般的艺术”。2002年6月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“中国皮影之乡”;2006年环县道情皮影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;2011年,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重要组成部分入选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
环县皮影雕刻主要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,按照制皮过样、雕刻、着色、出水、装订等工序进行,以线条缕空进行刻画以阴刻、阳刻来表现皮影艺术之美,构思奇妙,形态多样,显示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、写意的特点,无不戏曲化、舞台化。因此,皮影不但是道情戏的演出道具,而且也是独立的艺术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