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级期刊编辑与浙海大师生深度交流,共探学术发展新路径

发布时间:2025-03-27 作者:图书馆(学报编辑部) 来源:图书馆(学报编辑部)

2025年3月25日下午14点,浙江海洋大学图书馆(学报编辑部)主办的“国家级期刊编辑与师生面对面交流会”在新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。本次会议旨在搭建学术期刊编辑与高校师生间的沟通桥梁,助力师生提升论文发表质量、提升学校科研成果传播力。上海海洋大学期刊中心主任陈鹏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深编辑吴均等5位国内顶尖水产期刊编辑受邀出席,与浙海大师生展开深入交流。交流会由浙江海洋大学图书馆馆长、学报编辑部主任王鸳珍主持。

聚焦期刊发展,共话学术规范

交流会伊始,王馆长逐一介绍了与会嘉宾,包括上海海洋大学期刊中心主任陈鹏、《中国水产科学》资深编辑吴均、《水产学报》编辑梁凯、《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》及《渔业学报(英文)》编辑刘艳、《上海海洋大学学报》编辑郭丰红,以及浙江海洋大学《浙江海洋大学学报》资深编辑黄品全。与会嘉宾围绕国家级期刊定位、高水平学术论文规范化等内容进行分享与交流。

上海海洋大学期刊中心主任陈鹏率先发表主题演讲,详细解读了“多刊协同发展模式”,并分享了《水产学报》等期刊的未来组稿方向。他强调,期刊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是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关键。

随后,各期刊负责人分别围绕办刊特色、投稿策略展开分享。吴均以《中国水产科学》为例,揭秘“高创新性、高实用性、高规范性”的选稿标准,并以“三个敬畏”(敬畏学术、敬畏作者、敬畏读者)总结概括办刊初心;梁凯从青年编辑视角出发,剖析论文审稿中的高频问题,为师生提供“避坑指南”;刘艳对比期刊《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》与《渔业学报(英文)》的差异化定位,为国际投稿指明方向;郭丰红则介绍了《上海海洋大学学报》的“产学研稿件优先处理机制”,展示了区域性特色期刊实现“小院大刊”突破的有效举措。

互动零距离,助力科研传播

问答环节中,师生们围绕投稿技巧、学术规范、期刊发展趋势等踊跃提问,编辑团队逐一解答,现场气氛热烈、互动频繁。编辑们专业的解答和建议,让师生们对学术论文发表和期刊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。交流会尾声,王鸳珍馆长用三个关键词——“规范、沟通、坚持”,强调学术论文需严守规范、主动沟通、精益求精。

据悉,浙江海洋大学图书馆后续将在官网开设“投稿指导专栏”,并共享嘉宾联系方式,为师生提供持续支持。此次交流会不仅打破了“作者-期刊”间的信息壁垒,也为推动校际学术合作、提升科研成果传播力注入新动力。